氮在水稻體內含量占干重的1%—4%,供氮充足,對分蘗、葉片生長,雖鞘生長,幼穗分化有重要作用,若氮素過多,稻株處于高氮狀態,葉鞘和莖生長過快,抗倒能力差,并出現結實不良。磷對水稻生長影響十分明顯,幼苗缺磷,分蘗減少40%左右。磷與氮相比,更有于根重和根長的增加,氮磷配合得好,效果更好。成熟過程中,稻體內的磷主要集中在稻穗,對籽粒充實有重要作用。鉀能提高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,對減少各生育期的黑根數十分有效。含鉀量高的植株,籽粒飽滿,莖機械組織發達,抗折斷能力強,對提高抗病性有一定作用。水稻是需硅較多作物,但經試驗在我縣增產效果不明顯。
研究水稻需肥特點,就是為了搞好配方施肥。重點研究氮、磷、鉀營養元素的科學配合,因而,在各種肥料營養含量中,只標出氮、磷、鉀三元素含量,其它中量元素和微肥都不能計算在有效養分含量中,配方肥料也是如此。
根據水稻需肥特點,在施肥上要做到一般田前重中輕后補,肥田前重中補后控,前重,要重施底肥和返青肥,輕施穗肥,補施粒肥。底肥磷鉀肥施入90%左右,氮肥占總氮肥量60%,返青肥氮肥占總氮量的35%,穗肥和粒肥占氮肥總量5%,根據長相施用磷鉀肥和氮肥。肥地后控,就是后期控制化肥使用量,防貪青倒伏及晚熟。